從對疾病、天災的抵禦能力看人與自然的關係

周正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3日訊】一、禽流感疫苗的開發困難重重

歷史上出現多次瘟疫,曾給人以沉重的代價。比如,公元1347年至1351年橫掃歐洲大陸五年的瘟疫中,千千萬萬的歐洲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爆發高熱、壞死性淋巴結炎、咳嗽、咳血、內臟出血、呼吸困難、全身毒血症,皮下廣泛出血使整個人體呈紫黑色,因而得名「黑死病」。發病者常常短在數小時之內、大多在發病1至3日之內死亡。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的黑死病在歐洲大陸迅速播散,短短幾年間奪去了大約一千七百萬至兩千八百萬條生命,死亡人數占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三。

時值今日,面臨禽流感,科學家們在研究疫苗作為防治措施。可是進展不如人意。《新科學家》雜誌2005年3月25日報道,禽流感疫苗研究舉步維艱。

報道中說,現在只有美國的這種疫苗研究進入臨床測試階段。然而,這種疫苗的前途並不大;而且即使能管用的話,也可能因生產所需時間太長而不足以抵禦大面積的疫情。

在現行的流感疫苗中,其中包含15微克病毒蛋白質作為有效成分。因此在對待禽流感上,科學家們也「依葫蘆畫瓢」,用15或45微克的流感病毒H5N1蛋白作為有效成分。然而,多項研究表明這種方式無法使人們產生免疫力。英國疫苗公司Chiron的負責人Tony Colegate指出,「我預計這種方法根本不會產生多大的免疫力。」

另一個問題就是疫苗的生產能力。《公共健康政策雜誌》(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報道說,如果按照疫苗含15微克有效成分來計算的話,美國在六個月內生產的疫苗夠9千萬人使用,而全球的疫苗生產總量也只夠4.5億人使用。如果大規模瘟疫在全球幾十億人中快速傳播,這無疑會成為一個嚴重問題。

二、防不勝防:印尼兩次地震的不同後果

不只是瘟疫,人類還面臨多種其它的天災,也是很難對付。比如許多史前文明在火山爆發、或大洪水後蕩然無存。

2004年南亞的地震海嘯導致數十萬人不幸喪生,數百萬人無家可歸。事發之後,對自然災害的預測就成了熱門話題。然而,據路透社2005年2月20日報道,科學家們迄今仍無法有效的預測地震。

如果說地震預測是一個難題,那麼不同地震的不同後果則更令人感到天災的變幻莫測。比如,據美聯社2005年3月29日報道,2005年初印尼的地震與2004年12月的相比,儘管震級相似,後果卻大相逕庭。地震海嘯專家不明白為什麼這次地震沒有象2004年的那次造成大規模海嘯 。

報道中說,這次8.7級的地震給人們帶來很大恐慌,以為又一場大海嘯到來。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acific Tsunami Warning Center) 的地球物理學家Robert Cessaro表示,「我很奇怪這樣大的地震竟然沒有引起海嘯。」該警報中心的負責人Charles McCreery介紹說,通常8級以上的地震會導致大海嘯。他也對這次地震沒怎麼產生海嘯感到詫異。

或許真的天災到來時,人們會防不勝防。

三、人類對地球的傷害

天災的出現,有多種解釋。最直接的可能就是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除了眾所周知的全球變暖之外,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使用已達到觸目驚心的程度。

據路透社2005年3月30報道,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這有可能導致自然調節失去平衡,從而導致疾病、荒漠化等嚴重後果。

這項研究由95個國家的1,360名專家合作完成的。其結論是,在過去的50年中。人類已經污染或過度使用了生態資源的三分之二。這包括新鮮空氣、淨水等等。研究報告指出,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使用使得人類將來還能否生存帶來問題。

報道中說,人類在過去50年中對生態的改變程度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而這種破壞的後果在將來會更加突出。聯合國已經對這份報告提出的問題表示重視,但結局如何仍是未知數。

報道中還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所謂改造開發事實上可能得不償失。比如,一英畝的濕地如果轉變為牧場,可能會創值2000美元;相比之下,未改造的濕地是動植物的棲息場所、可以淨化污染 、有儲水功能、也可供人們娛樂,總價值約60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自然資源的破壞都是不可逆的。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將來的局面將無法收拾。

四、人心與天災

除了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破壞之外,瘟疫及天災的出現可能還有別的原因。古人講「天人合一」,這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在古時,人們敬天知命,做事都要對得起良心。荀子說「君子博學而三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就是說一個人應該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的言行,就不怎麼會犯錯。

可是到了近代,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比如在中國的過去幾十年間,許多傳統文化被破壞。「溫文爾雅」被唾棄,取而代之的是「與天斗、與地斗、與人鬥,其樂無窮」。自私與暴力被推崇,人心傾軋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式社會問題越來越多,伴隨著的是人類道德水準的快速下滑。

古羅馬帝國城市龐貝、古巴比倫等文明的衰亡一再告訴我們道德的淪喪必然導致災難,儘管具體形式可能不同。

據報道,在2004年12月的南亞地震海嘯中,海嘯衝擊了長達數千公里的海岸線。其中斯里蘭卡,印尼和印度南部災情最嚴重。然而,海嘯重災區斯里蘭卡的佛像在海嘯襲擊中毫髮無損,聳立於災後的一片斷垣殘瓦之中。這座佛像坐落在斯里蘭卡一個南方小鎮的巴士轉運站邊上的橋旁邊。海嘯吞沒了行人和購物者,小車和巴士也被衝進建築物,連保護佛像的玻璃櫥窗都被震碎,但是佛像卻在滾滾奔流的洪水中屹立不動。[7]

這樣的奇跡,一些人視為對人的一種警訊。「人的生活偏離了神的教導。」僧侶蘇馬納(Sumana)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自然界懲罰了這些人,因為他們沒有遵循佛的指引。人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信不信神,是個人選擇。但若以神不存在為由,胡作非為,則天理不容。

聖經舊約的《創世紀》中的罪惡之城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是個流傳非常廣泛的著名故事,一直被用來勸誡人們棄惡從善,聽從神的教誨。

上帝已知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深重, 但還是泒兩位天使降臨亞伯拉罕家,受到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的盛情款待。到了晚間,就聽到外面吵吵嚷嚷,所多瑪全城的人,連老帶少,把羅得家的房子團團圍住。他們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二位天使當時都是男子的化身,所多瑪的人所說要對他們胡為,就是進行傷天害理的行淫。

羅得認為保護客人是主人家的責任,這是祖上的規矩。他在眾人面前哀求道:「眾弟兄請你們不要做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交給你們所為,只是這兩個人既來到我舍下,求你們不要向他們做什麼。」

那幫人毫不知恥,大聲起哄: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後來天使略施小計,就讓門外的人,無論老少,都雙目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到門。最後作了鳥散狀。

後來,耶和華的天火噴下來,所多瑪和蛾摩拉,頃刻之間,火光四射,濃煙沖天,整座城和平原的一切都毀滅了,除了亞伯拉罕一家。

在大是大非面前,人都有選擇的機會。縱容邪惡也同樣是在犯罪。天網之下,一切自救都是妄談。

時至今日,我們是否也曾見過走在神路上的人被無辜的迫害?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 像一個影子
  • 剛開始,經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口水都會流出來。慢慢等他大一點,他會拉著我的手,自己走幾步。再大起來,他就喊著廣告詞,變換著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著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們欣賞龍山路華燈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賞著我們這一對母子。
  • 朔風吹。1968年底,一輛「躍進」卡車把我們一批知青載到了南匯東海農場老九隊的海邊。 中港一帶的護塘東堤腳泥灘上,已經紮起了兩排蘆席為牆,稻草復頂的草棚,一排十間, 每間五張上下舖的雙人鐵床,住八個人,另一空床,上鋪堆放箱子行李,下舖放些面盆之類。
評論